近期,有許多人收到
來自“社保中心”的短信
要求收信人
趕緊“完善個人信息”
“逾期社保賬戶將作廢”
同時短信中還附有
一條操作鏈接
不少人點擊鏈接上當受騙
假借“社?!泵x詐騙的套路層出不窮、話術也花樣百出,為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利用“社?!边M行電信詐騙的套路,幫助廣大群眾快速識別,避免造成財產損失。
套路一、告知參保人(電子)社??ó惓;虮煌S?/p>
不法分子通過境外手機號發送詐騙短信(+0082為境外號碼),自稱社保局12333服務熱線工作人員,以“社??ó惓⒈粡娦薪K止”、“社??ㄉ墶被颉半娮由绫?▽徍宋赐ㄟ^”為由,索取身份證號、社??ㄌ?、姓名、密碼等個人信息,或要求向指定賬戶匯款繳納手續費實施詐騙。
常見形式:
以短信形式要求受害人登錄(信息內網站為涉詐釣魚網址)假冒網站上傳資料或簽署電子協議、辦理實體社???、電子社???,否則將凍結、停用或影響個人參保繳費、領養老金,利用受害人上傳的信息進行轉賬、消費、透支、貸款。
套路二、提醒參保人社??ū槐I刷
發送短信通知參保人“您的社??ㄔ谕獾蒯t院消費(透支/盜刷),因涉案金額較大已移交公安機關處理,為保障賬號安全,需要核實社??艽a、身份證號碼”等關鍵信息,繼而提出其他借口,要求參保人將資金轉移到指定賬戶。
常見形式:
在短信、電話里以社保經辦機構、公安等部門的名義,稱受害人社??ㄉ嫦釉p騙、盜刷或重大犯罪案件,要求協助調查。利用受害人的恐懼心理,索要社??ㄌ?、密碼和短信驗證碼等,或以驗證資金為由,讓受害人把錢匯入指定賬號。
套路三、用“虛假文件”、“優惠政策”做誘餌
偽造虛假文件,或冒充社保機構工作人員,以提供“優惠”的參保政策為名,通過電話、短信誘騙參保人進行社??▋灮蒉k理,并要求參保人去銀行轉賬,以辦理社??槊麑嵤┰p騙。
常見形式:
以電話、短信形式,自稱可通過內部人士、關系機構以內部流程辦理社???,享有領取補貼、代辦補繳或優惠代繳等特權,讓受害人把錢匯入指定賬號。
??迫谕剀疤崾?/strong>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發送的社??ㄞk卡或業務經辦類短信,不會附加任何網址、鏈接,更不會讓持卡人輸入任何涉及姓名、身份證號碼、金融賬號等個人隱私信息。
持卡人需提高警惕,通過正規渠道向發卡銀行或當地社??ń涋k機構核實社??ㄇ闆r,謹防上當受騙。
如對社??半娮由绫?ㄓ腥魏螁栴},可撥打12333熱線進行咨詢。
如在生活中遭遇網絡電信詐騙,可以打110進行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