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社會公眾增強反洗錢意識,自發抵制洗錢違法犯罪行為,??迫谕ㄌ亻_展“反洗錢宣傳月”系列宣傳活動,通過向社會公眾普及反洗錢相關知識,營造有利于反洗錢的社會氛圍,加大對洗錢犯罪的防范和打擊力度。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反洗錢通報,洗錢犯罪分子采用的洗錢手段往往會非常隱蔽,為了讓大家更好的識別洗錢行為,使洗錢違法犯罪無處遁形,小支精選了一些典型的反洗錢的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務正業的木材公司
2001年底,汪某與區某相識,汪某在明知區某從事毒品犯罪并企圖將違法所得轉為合法收入的情況下,于2002年8月幫助區某以520萬元港幣(販毒所得)購得廣州某木材公司60%的股權,掛名出任該公司董事長。此后,區某以經營木材為名,采取賬目虧損的手段,將所獲毒品犯罪所得轉為公司經營收益。2004年3月5日,當地人民法院以洗錢罪判外被告人汪某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7.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的奔馳越野汽車。
腰纏萬貫的海外親戚
2002年8月至2004年4月,蔡某將在菲律賓制造和販賣毒品所得的贓款陸續通過菲律賓的地下錢莊匯入我國境內地下錢莊。在蔡某的指使下,其叔甲、其堂弟乙分別以各自名義在銀行開設個人賬戶,并將明知是毒品犯罪所得的贓款存入上述賬戶。事后,甲和乙將大部分贓款轉出,用于買汽車等。2005年5月9日,當地人民法院以洗錢罪判處被告人甲有期徒刑3年,并外罰金33萬元;判外被告人乙有期徒刑2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17.5萬元。
郵包里的走私大案
譚某是某銀行客戶服務部主任,2005年12月至2007年4月,譚某與其兄及北京某醫療器械公司法人代表陳某串謀,利用快件渠道采取偽報品名、瞞報價格、分期郵寄中轉等手段,從美國將價值人民幣1112.11萬元的心臟支架等醫療器械分別以323個包裹走私入境,偷逃應繳稅款人民幣199.76萬元。
其間,譚某在直接參與走私醫療器械犯罪的同進,利用在銀行工作的有利條件,采用郵政匯兌、提取現金、借他人銀行卡轉賬、境內外對沖等手段,接收和轉移走私資金達1100.85萬元,直接構成洗錢罪的洗錢數額為80.03萬元。2007年12月7日,當地人民法院對譚某等人走私及洗錢一案一審宣判,認定被告人譚某犯走私和洗錢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105萬元。
中緬邊境的暗流
2004年以來,緬甸毒犯釧某一直在緬甸木姐等地販毒,并多次指使妻子楊某(中國公民)和手下劉某(中國公民)幫其在中國境內銀行開立假名賬戶,存取、劃轉大量販毒所得資金,同時指使楊某和劉某以假名購買房產和汽車,涉及人民幣700萬元。2008年3月7日,當地人民法院對楊某、劉某涉毒洗錢案一審宣判:認定被告人楊某、劉某犯洗錢罪,依法判處楊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判處劉某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
通過以上案例,大家可以了解到:洗錢不僅僅是嚴重的經濟犯罪行為,而且還往往與販毒、走私、貪污腐敗和偷稅漏稅等嚴重違法犯罪行為相聯系,會對國家的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經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擦亮眼睛,積極識別洗錢違法犯罪行為,遠離洗錢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