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移動支付”飛速發展,大家拿出手機掃碼即可實現付費。近日,央行出臺新規,為條碼支付“立規矩”,其中有消息稱,“4月1號起,手機掃碼付款將限額”。那么,對掃碼支付進行限額管理,具體細則是哪些?
小額支付不受影響 掃靜態碼單日不超500元
從4月1號起,《中國人民銀行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將正式實施,新規對各類條碼(二維碼)支付的風險進行了分級,并指明了交易限額,使用靜態條碼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不少人一看到限額500元的字樣,就開始抱怨不夠用,甚至還有人大呼要用回錢包了。
其實,大家并不需要擔心手機支付金額不夠用,因為在央行新規中,每天限額500塊錢僅僅針對靜態條碼。靜態碼指的是商家設置在攤位的這種收銀碼。如果是消費超過500塊錢以上,可以請商家用掃碼儀掃自己的動態付款碼,也就不會受到500塊錢的限制。
數據顯示,目前95%以上的消費者每天靜態碼支付在500塊錢以下,因此絕大多數用戶不會受到影響。央行表示,對于靜態條碼的付款額度的限制,主要是基于安全的考慮,比如之前就出現過不法分子將靜態條碼調換,將錢盜走的案例。專家表示,靜態二維碼的安全性,遠遠低于實時生成的動態二維碼。所以使用條碼支付時,盡量不要拿手機掃別人的靜態條碼,而是讓別人掃你的手機。
動態付款碼支付 實行分級管理
根據新規,動態條碼也將被分為三類,根據A、B、C級風險防范能力的不同,限額設置為自主約定、5000元和1000元不等。對于即將實施的新規,支付寶、微信均表示,認同央行規范,同時積極研發新技術以及探索新技術應用于條碼支付領域的可行性。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鼓勵采用更為安全的動態條碼提供支付服務。依據主要市場機構條碼支付交易數據,上述額度已覆蓋絕大部分使用條碼支付付款客戶及商戶需求。
限額后對小額消費不產生影響
專家認為,各項單日累計交易額度能滿足大部分人使用條碼支付付款的需求。
“市場統計表明,條碼支付業務量的95%是單筆500元以下的小額交易,2017年上半年筆均百元左右?!敝袊缈圃航鹑谒Ц肚逅阊芯恐行奶丶s研究員趙鷂指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舉例:新要求實施后,消費者在街頭掃商販的靜態條碼小額支付不受影響,也不影響商販收款。如果在飯店里吃了頓600元大餐,掃靜態條碼付款就有點困難了,不過可以讓收銀員掃消費者手機上生成的動態條碼,這樣其實更安全。
從立法層面為移動支付系上"安全帶"
根據央行發布的2013至2017年支付體系運行情況,過去四年間,我國移動支付規模翻了21倍。2013年移動支付筆數和金額分別僅為16.74億筆和9.64萬億元,在2017年底這兩項數字分別達到375.52億筆和202.93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一。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約而同關注移動支付的安全問題,健全移動支付的法律制度。法律界人士也呼吁,盡快為電子支付立法,更好地保護百姓的資產和個人信息安全。